蟲洞來了?CCF計算機博物館概念設計方案發布
2022年12月10日,在中國計算機大會閉幕式上,中國計算機學會發布了計算機博物館的建筑概念設計方案——“蟲洞”。預計在2024年建成后,該館將成為世界上計算機類展陳面積最大的專業博物館。中國計算機學會秘書長唐衛清主持方案發布儀式,副秘書長、計算機博物館工作委員會主任臧根林介紹方案。
CCF計算機博物館選址浙江省金華市東陽橫店。東陽市是“教育之鄉、建筑之鄉、工藝美術之鄉和影視名城”,人文底蘊深厚。東陽市橫店鎮以影視文旅產業聞名于世,已有50余座專題博物館,正在全力打造數字文化產業集群,計算機博物館的建設促進科技與文化、旅游與科普、數字與藝術的有機結合。
計算機博物館占地面積119.88畝,建筑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分為歷史館、科普館和未來館。
計算機博物館建筑概念設計由世界知名建筑規劃設計咨詢公司CallisonRTKL提供。設計師劉曉光曾主持設計中國科學技術館、上??萍拣^和中國電影博物館。其設計體現了計算科技與建筑空間對立統一的平衡與張力,讓參觀者仿佛置身于時空隧道之中,將強烈的視覺效果升華為全方位體驗。
計算機博物館從設計理念上力圖消融傳統類型邊界,實現博物館、科技館和主題園區的有機融合,對接前沿科技與大眾生活,打造新型主題空間,將不足百年的電子計算機技術發展同遠古的華夏文明演進融為一體,將歷史人文關懷注入計算科技,最終讓人們體驗到計算對人類無處不在的巨大影響。
方案造型從江南山水意境幻化出鏡像宇宙的概念,以上下倒置、互為鏡像,而又合二為一的兩組人造山丘表達自然與人工、虛擬與現實的對立統一 ,以此超越對計算機主題的工具性和技術性表達,關注數字文明帶來的時間空間觀念演變,以抽象的山水意象和空間格局賦予項目中國人文特征。該設計方案的核心概念是“蟲洞”,打造連接歷史與未來、虛擬與現實、文化與科技、人工與自然的靈境空間。從地下到空中,從封閉到開放,歷史館、科普館、未來館垂直疊加,參觀動線清晰、體驗連續。
博物館同時也是開放的城市公共空間。露天劇場和大型階梯連天接地,聯接地面和頂層外部空間,觀眾可以從不同維度上體驗周邊景觀,最大化外部空間的公共體驗和使用場景的多樣性。
項目預計將于2024年底建成。目前,中國計算機學會已在浙江橫店設立計算文化與發展研究院和博物館籌建中心,并成立了相應工作委員會和技術委員會等機構,組織專家和專業機構規劃設計展陳和互動方案。歡迎各界人士積極關注和參與計算機博物館建設,捐獻藏品和提出寶貴意見。